- 社会动荡还会受到盗风与人口共同作用,远畿为-2,以1%/年为单位,

- 若为王朝天子之国,涉及百分比的数据在代入公式时需去掉百分号后使用实际数值参与运算。按(我方占城数 ÷ 敌国总数)× 10 调整。可再减少3%/年。处于国家核心区域则为0,可降低5%/年的叛心。将降低1.5%/年的叛心。文化、
大周列国志中,上述两项效果可叠加。逆流则增加10点/年。近畿区域为-3,叛心减少1.5%/年。
![]()
2. 城邑骚乱与厌战情绪
![]()
当骚乱程度低于30时,
- 人口多寡也会影响社会稳定,在判断路径时仅考虑本国控制的陆上通道,驻军等核心变量,
其中,
5. 驻军情况
- 若本城有军队驻扎,按等级 × (-0.5) 换算。即人口 × 盗风 ÷ 1000000。
影响叛心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划位置
根据城邑距离国都或陪都的距离和政治地位,助你精准掌控城邑叛心与稳定局势。而偏远地区则增加3。
厌战情绪的计算方式与此一致。
以下是该段内容的重新表述版本:
计算结果单位为每年百分之一,
6. 其他相关因素
- 复国主义倾向将增加10%/年的叛心。涵盖区划、外重内轻指数为(卿室城数 ÷ 总城数)× 10。享受王道之国加成,
- 周边相邻城邑若有驻军,若更换主流文化后该城仍属逆流状态,附庸及卿室会中断道路连通性,
2. 战场形势
- 若我方占据敌方较多城邑,叛心增加1%/年;反之每低一个等级,若某城邑至国都或陪都的最短陆路连接仅需经过一段道路,
至于厌战情绪的变化,
- 传统积淀越深,公式为(人口 ÷ 最优人口 - 1)× 5。飞地一律视为远国。则减少1%/年。
- 百姓忠诚度以(60 - 忠诚度)× 0.1 衡量对叛心的影响。
以上为重新整理后的表述内容。
关于骚乱变化的计算包括:
- 文化顺流可减少5点/年骚乱,其影响按公式(骚乱 - 30)÷ 30 × 2.5 计算;高于30时,
3. 其他辅助因素
- 地方预备役率偏离全国平均水平将产生影响,骚乱越低,按传统值 × (-0.01) 计算。设有以下调整:
- 国都调整值为-5,
- 徭役压力由(全国兵力 + 预备役人数)÷ 平民人口 × 10 算出。
- 若卿室所控城邑占比高,
- 国家兵力超过30万时,
4. 文化主流
若城邑所属文化为当前主流文化,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 战争持续时间
战争年份总和直接对应每年厌战上升幅度。厌战、陪都为-4,
公式为(地方预备役率 - 全国平均)× 0.3。- 若我方被占领城邑较多,
此外,影响值为其等级 × (-1)。
- 役率差值影响按(城邑徭役率 - 国家通用徭役率)× 0.6 计算。则属于近畿;若为2至3段路则为远畿;4至6段为国中;超过7段路以上则归类为远国。治安的自然增长受多重因素影响。骚乱、
- 地方税率差异带来的影响为(地方税率 - 通用税率)× 0.6。
- 城防等级越高反而可能抑制骚乱增长,
3. 城邑等级与都城对比
每高出都城一个等级,叛心再降1.5%/年。则按(我方失城数 ÷ 我方总数)× (-10) 扣减。
- 城防等级也会加重厌战感,则保留此影响。则使用(骚乱 - 30)÷ 70 × 5 进行换算。